表土是非常珍贵且有限的自然资源,据统计,每形成1厘米厚表土平均需要178年,表土含有肥力、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和种子资源,保护表土就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耕地实质上就是保护有限的表土资源,表土资源的破坏或流失比单纯的耕地面积减少更隐蔽、也更严重。基于表土保护的重要性,我国陆续颁布了表土再利用的行业、地方和团体标准,但都存在行业或地域局限以及指导性不强等缺陷,缺少国家层面、全域的表土再利用标准。为此,由辰山植物园牵头,联合了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上海建工集团、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务中心、吉林农业大学、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等骨干科研院所和应用单位,覆盖了建设、林业、农业、环保、自然资源保护等广泛行业,编制的国家标准《表土剥离及其再利用技术要求》(GB/T 45107-2024)于2024年12月31日批准发布,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标准主要由上海辰山植物园土壤和植物生态修复课题组完成。
《表土剥离及其再利用技术要求》将适用范围扩展到建设占用、临时用地、土地整治等工作中涉及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地块的表土剥离和再利用等范围,最大范围的概况了我国所有土地利用的表土保护范围。标准明确了表土剥离土方量、剥离率、储存土方量、再利用土方量和再利用率等计算方法,为表土剥离工程土方量和造价精准核算提供依据。标准规范了表土调查和评价、剥离、运输、储存和再利用5大关键步骤,规定了储存区和再利用区的技术要求,专门规定了我国黑土地、岩溶地区耕作层、高寒草原草甸地区或土层薄的生态脆弱区表土剥离方法,提高了标准指导性。标准划分了表土11项单项评价指标的4级分类标准和表土综合评价评价的3级分类标准,推荐了不同质量等级表土分类再利用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并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改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园林绿化等其它工程建设统筹结合,提高了标准的实用性。
《表土剥离及其再利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的制定实施不仅旨在全国全域领域传播表土资源剥离再利用的理念,标准还将以外文版发布,体现我国对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意识,也进一步夯实了辰山植物园建设国家植物土壤生态修复技术力量。
文/图:方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