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辰山植物园 English
学术活动
所在位置:首页 >机构介绍 >学术活动

美国普渡大学Stanton B. Gelvin教授应邀来访辰山植物园作客“辰山学术沙龙”

2024年12月6日下午,辰山植物园“辰山学术沙龙”又一次如约而至。本次沙龙有幸邀请到了来自美国普渡大学Stanton B. Gelvin教授为在场师生作了相当精彩的报告。报告主要围绕农杆菌T-DNA对植物基因组的整合机制的研究来进行。

Stanton B. Gelvin教授现任美国普渡大学生物科学系H. Edwin Umbarger杰出生物科学教授。1977年,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并于1981年加入普渡大学,致力于研究植物分子生物学与植物遗传转化,特别是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过程。作为植物遗传转化领域的先驱,Gelvin教授开发了广泛应用于转基因植物基因表达的“超级启动子(super-promoter)”。迄今为止,他已发表学术论文逾140篇并持有13项专利。Gelvin教授曾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总统青年科学家奖”和普渡大学Herbert Newby McCoy科学贡献奖(2004年),并分别于2006年和2010年当选为美国微生物学会和美国科学促进会院士。此外他长期致力于学术会议的组织与国际合作,并担任台北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学研究所等机构的顾问。

此次交流报告Stanton B. Gelvin教授主要以农杆菌转化过程中T-DNA的整合机制为主题,深入浅出,首先指出了同源重组不是植物T-DNA的整合机制,因为T-DNA整合到同源区域的情况很少,T-DNA整合经常发生在同源序列很少的区域进行非同源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joining (NHEJ),但是NHEJ并不是T-DNA的整合的必要机制,同时认为DNA聚合酶θ在T-DNA整合中并不是必须的。我们使用诱变 PCR 来改变 VirD2 的序列。之后,Stanton B. Gelvin教授分享了其部分针对VirD2 农杆菌缺失突变体的实验数据,发现其中一些VirD2 农杆菌缺失突变体的瞬时转化效率降低,这表明一些T-DNA已进入植物细胞但尚未整合。还测试了许多 VirD2 突变体介导基因组编辑的能力。发现一些突变体虽然支持 CR1SPR 敲除,但效率是野生型 VirD2 的 50-80%的同时 T-DNA 整合较低。证明VirD2是农杆菌T-DNA整合的必要因素。

在报告期间和结束之后,在座师生不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与Stanton B. Gelvin教授进行提问交流,这次学术沙龙让在座师生对农杆菌浸染这一现代生物学中的常见工具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本次学术沙龙由茄科进化与代谢研究组课题组长陈可副研究员主持,会议之后Stanton B. Gelvin教授及其夫人Lan-Ying Lee和部分参与师生合影留念。



文/图:贺亚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