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辰山植物园 English
科研成果
所在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科研成果

辰山科研人员在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广布树种红楠谱系遗传研究中取得进展

  7月7日,上海辰山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研中心)黄卫昌课题组研究助理蒋凯与华东师范大学、爱丁堡大学、上海植物园和上海师范大学学者合作,在生物地理学著名期刊Journal of Biogeography在线发表了题为Shifting roles of the East China Sea in the phylogeography of red nanmu in East Asia(《东亚红楠谱系地理揭示东海连接-隔离角色的转换》)的论文。该论文阐述了在东亚地质历史中,冰期/间冰期引起的东海海平面变化未促进红楠的谱系分化。论文通讯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陈小勇教授,辰山植物园胡永红教授、黄卫昌教授、王正伟和已毕业研究生苗利媛参与了本研究。

 

  更新世气候波动影响种群分化和物种形成,但这些周期性波动促进还是限制遗传分化仍存在很大争议。中国-日本森林亚区是东亚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复杂的地形地貌。中国东海被认为是上述亚区中重要的地理间断,能促进种群分化,甚至物种形成,对这一区域物种多样性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更新世冰期/间冰期引起的海侵海退导致这个亚区内的岛屿及陆桥周期性出现,陆桥的连接作用有可能限制种群分化和物种形成。因此,东海促进还是限制种群分化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仍有待研究。

  更新世冰期和间冰期循环往复可触发种群反复连接和隔离,有可能以物种泵(Species pump)的形式促进种群分化,也有可能以物种真空(Species vacuum)的形式限制分化,这主要取决于隔离时间及其是否引发了生殖隔离。本研究聚焦于中国-日本森林亚区中的东海(ECS)间断,对这一区域广泛分布的常绿阔叶树木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进行谱系地理研究。首先使用生态位模型确定红楠在末次间冰期(LIG)、末次盛冰期(LGM)和当前的潜在分布区。然后使用3个叶绿体片段和10个核微卫星位点分析红楠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最后通过近似贝叶斯方法(ABC)确定最优种群历史动态模型并估计种群参数。通过上述研究解决以下2个问题:1)在LIG和LGM 时期ECS对于红楠具有怎样的作用?2)更新世气候波动促进(物种泵)还是限制(物种真空)了红楠种群的遗传分化?

  红楠生态位模拟显示ECS在LGM时期为红楠提供了适宜生境。基于微卫星的遗传结构分析显示红楠存在3个谱系,中国舟山群岛和日本九州岛谱系(ZA-KS)是中国大陆东部(MEC)和日本本州岛谱系(HS)混合后形成;ABC分析结果表明混合模型(SCM)具有最高的支持率,MEC和HS分化时间约为6.8万年前,这两个谱系混合后形成ZA-KS的时间约为1.5万年。MEC谱系叶绿体单倍型多样性较高,而ZA-KS和HS只有1种单倍型;但是不同谱系间基于核微卫星的等位基因丰富度相当,无显著差异。

  在末次间冰期,东海对于红楠具有地理隔离作用。但在末次盛冰期,海平面下降暴露的陆桥为红楠提供了合适的生境,为中国和日本红楠种群接触提供了机会。上述更新世冰期/间冰期循环导致的种群隔离和连接未促进红楠遗传分化,可能是由于红楠具有较长的世代时间,隔离时间不够长,未能引起中日红楠种群产生生殖隔离之故。

  本项目得到了上海市绿化市容与管理局(F132415和G1824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30008)和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6YFC0503102)的支持。

  (图/文 蒋凯)